哈工大举行2025年博士研究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

发布时间:2025-09-29 浏览次数:2

哈工大全媒体(阚思邈/文 辛然 王惟可 孙晨格 雒蕴泽 郑玉华 张钧瑞/图)金秋时节,收获满载。9月29日,哈工大2025年博士研究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举行。校党委书记陈杰、校长韩杰才出席仪式,分别为博士毕业生颁发学位授予仪式纪念凭证、援正流苏并合影留念。在师长、亲友的见证下,607名博士毕业生取得最高学位、启航人生新程。近150万人次通过官方全媒体平台观看直播。

陈杰为博士毕业生颁发学位授予仪式纪念凭证

韩杰才为博士毕业生援正流苏

仪式现场

合影留念

陈杰为校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和校优秀博士实践成果获得者颁发证书。

陈杰为校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颁发证书

陈杰为校优秀博士实践成果获得者颁发证书

韩杰才代表学校向顺利完成学业的博士毕业生表示祝贺。他指出,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强大的国力军力和我国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卓越成就背后,凝聚着无数科技工作者的默默耕耘与无私奉献。铭记历史才能更好开创未来,居安思危才能行稳致远。博士学位不仅是对学术能力的认可,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与担当。作为新时代的博士毕业生,大家是国家科技创新和强国事业的生力军。

韩杰才讲话

作为校长、师长和学长,韩杰才对即将踏上新征程的广大博士毕业生提出3点希望。

一是要胸怀“大格局”,锚定服务国家、贡献人类的崇高航向。同学们的人生黄金期与强国复兴伟业的历史进程高度契合,既是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更是对学识能力的重大考验。希望同学们传承和坚守哈工大人的“大规格”,坚持将个人奋斗的“小我”融入国家建设和时代发展的“大我”,在服务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服务人类福祉的伟大征程中找准人生坐标,常思考能为国家解决什么问题、能为人类发展贡献什么智慧,用扎实的行动书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华章。

二是要锤炼“硬功夫”,争当引领突破、攀登高峰的时代尖兵。博士毕业是锤炼“硬功夫”的新起点,更是扛起“尖兵”使命的新起点。希望同学们砥砺“尖兵”锐志,保持卓越追求,以“把冷板凳坐热”的执着坚守,以“敢啃硬骨头”的勇气自信,努力在各自领域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以“到家”的硬核功夫,加速成为引领发展的时代尖兵。

三是要提升“软实力”,涵养兼容并蓄、开放包容的人文气度。多元的知识储备、厚重的文化积淀是战胜困难、成就人生的必备要素。希望同学们未来无论身处何种岗位,都能保持对知识的好奇心、对世界的包容心、对人类的同理心,既钻研技术,也要涵养温情,让科学精神与人文情怀在你们身上相互滋养、共同成长,以兼容并蓄的“软实力”,为人生事业发展注入更持久的精神动力。

“无论你们飞多高、走多远,哈工大永远是同学们的家,请常回家看看!”韩杰才最后嘱托学子牢记贺信精神、牢记母校嘱托、牢记师长教诲,并祝愿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国泰民安,祝愿大家国庆节快乐、中秋团圆。

副校长沈毅宣读关于授予博士学位的决定。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陈蕊主持仪式。

沈毅宣读关于授予博士学位的决定

陈蕊主持仪式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谷延锋教授、计算学部汪国华教授分别作为导师代表寄语毕业生,希望全体毕业生“坚守初心,做有格局的奋斗者;勇于探索,做有韧性的创新者;众行致远,做能成事的协作者”“永葆探索之心,做真理的追求者;恪守校训精神,做踏实的奋斗者;常怀责任之感,做社会的奉献者”。

谷延锋发言

汪国华发言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22级博士研究生姜博涛、土木工程学院2021级博士研究生董宪章分别作为毕业生代表对学校、师长、亲友表示感谢,并表示将继续传承哈工大“八百壮士”精神,瞄准国家重大需求,勇担“尖兵”重任,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姜博涛发言

董宪章发言

伴着悠扬的乐声,4名博士毕业生带来诗朗诵《光荣的追寻》,向一代又一代哈工大“八百壮士”致敬。

诗朗诵《光荣的追寻》

悠扬的歌声响起,国际合唱联盟A级合唱团哈工大MUSICA室内合唱团以《凤凰花开的路口》为博士毕业生送上祝福。

MUSICA演唱《凤凰花开的路口》

在毕业生代表的领誓下,全体毕业生进行青春宣誓,“不负时代! 不负韶华! 不负母校!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青春宣誓

细心地整理好衣饰和流苏、手执寄寓着母校认可与祝福的精美的学位授予仪式纪念凭证,博士毕业生正式踏上新征途。

各学院、学部博士生导师代表,博士毕业生的家长和亲友们参加典礼,见证博士毕业生新征程启航。

土木楼礼堂家属观礼区


责任编辑:商艳凯

审核:宋玲 李守斌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