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大全媒体(刘培香 商艳凯 张又元 阚思邈 梁英爽 王晨阳 李双余/文 新华社 辛然 奎啟昕 各单位/图)铭记伟大历史胜利,凝聚正义和平力量。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以盛大阅兵仪式,同世界人民一道纪念这个伟大的日子,共同开创更加光明的未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并检阅受阅部队。
哈尔滨工业大学是一所始终受到党中央高度重视、始终践行许党报国初心使命、在服务强国强军事业中成长起来的百年名校。新中国成立以来,学校赓续红色血脉、勇担尖兵重任,铸牢国防底色、工信特色,始终位列全国首批重点建设高校行列,发展成为享誉全球的理工强校、航天名校。
学校充分发挥“立足航天、服务国防、长于工程”的优势特色,持续加强基础研究,深入实施“重大科技预见-科研项目布局-科技创新攻关-成果溢出转化-重大科学命题再凝练”的重大科研项目全过程全链条管理,相关团队深度参与核心装备研制,相关技术应用于通用直升机、舰载机、坦克、高超声速反导导弹、无人机、远程洲际导弹、新一代战斗机等30余种型号装备,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同新质战斗力高效融合、双向拉动,完善国家现代化作战体系贡献了哈工大力量。
学校组织师生收看纪念大会和阅兵仪式直播,师生畅谈心得体会。大家一致表示,新时代新征程,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团结奋斗。
主楼礼堂大一新生集中收看
威海校区大一新生集中收看
深圳校区大一新生集中收看
师生集中收看
校党委书记陈杰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鲜明表达了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坚定意志决心。本次阅兵是对进入新时代新征程人民军队政治建军新风貌、力量结构新布局、现代化建设新进展、备战打仗新成效的一次集中展示,充分展现了在党的领导下铸就的强大国力军力和新时代强国强军之路,彰显了我军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以及维护世界和平、适应科技发展和战争形态演变、打赢未来战争的强大能力,极大鼓舞了军心民心、振奋了民族精神。作为一所胸怀家国、底色坚韧、充满卓越奋斗激情和迈向前列自信的百年名校,哈工大从诞生起就培植了孕育红色基因的土壤,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作出了积极贡献。新中国成立后,学校在党的领导下不断发展壮大,面向航天国防事业发展培养输送了包括54位共和国将军、千余位航天国防总师在内的一大批杰出人才,着力打造了以卫星、空间机械臂、新体制雷达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国之重器,筑牢了“立足航天、服务国防、长于工程”的优势特色。哈工大将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引,始终牢记嘱托、许党报国、奋勇前行,瞄准强国强军重大战略急需和未来发展需要,坚持“越是艰险越向前”,不断擦亮国防军工底色,打造新一批重器“撒手锏”,以卓越贡献实现更高能级发展,全力以赴向世界一流大学前列冲击,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新的硬核力量。
校长韩杰才表示,令世界瞩目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和九三阅兵,不仅是一场国防力量的展示,更是一本“行走”的爱国主义教材、一堂生动的国防教育课,彰显了中华民族奋发图强的精神力量。从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盛大的阅兵仪式中,我们看到了历史与未来的交汇,也更加明晰了高等教育在新时代的使命与责任。鉴往事,知来者。从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到领航复兴的坚强核心,从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到夺取新的更大胜利……我们的党坚强有力,我们的人民无比豪迈,我们的事业前途光明。新时代以来,正是因为不断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始终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我们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在民族复兴进程中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历史主动和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最大底气、最大保证。面向未来,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贺信嘱托,在党的领导下,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赓续红色血脉,服务强国强军,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矢志打造新一批国之重器,培育新一批杰出人才,锲而不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站在观礼台上,目睹我军武器装备建设取得的跨越式发展成果,我为国家强大的国防科技力量深深震撼,为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斗争血脉深深触动。”现场观礼的全国模范教师、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学院王淑娟教授表示,这份震撼与触动,将转化为投身教育事业的更大动力。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她将锚定国家战略发展需要和世界科技前沿,将真问题、大项目融入教书育人,着力培养具备原始创新能力、坐得住“冷板凳”、扛得起“重担子”的杰出人才,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力量。
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教师工作部部长岳会敏表示,此次庄严恢宏的纪念大会与阅兵仪式,不仅彰显了我国国防现代化的辉煌成就,更展现了中华民族凝聚力和自信心。高校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主阵地,要将伟大爱国主义精神和伟大抗战精神融入育人实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挖掘哈工大红色基因,用红色文化铸魂育人,引领广大师生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将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事业中,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更多哈工大智慧和力量。
“观看了纪念大会和阅兵仪式,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心情十分激动,也为国家取得的伟大成就感到非常自豪。”学生工作部(处)部(处)长李岩松表示,作为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持续教育引导学生铭记历史、开创未来,进一步拓展抗战红色教育资源,以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手段赋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档升级,持续拓展实践育人和网络育人的空间和阵地,带领学生在知行合一中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伟大抗战精神,引领学生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通过观看盛大的阅兵仪式,领略了新时代‘胜战之师’英姿和东风、鹰击等‘大国重器’亮剑,既感到心潮澎湃又深受鼓舞。”航天学院党委书记马峰表示,强国必须强军、航天当为先锋。作为我国第一个以培养高级航天专门人才和从事航天高技术研究为主的学院,航天学院成立近40年来持续助力航天国防事业发展。下一步学院将充分发挥多年形成的鲜明特色、独特优势,坚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主动承担高精尖项目,着力培养航天国防事业发展需要的领军人才,聚力协同攻关、矢志世界一流,为推进强国强军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通过视频观看阅兵并聆听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让不久前刚刚获得“科学探索奖”的机电工程学院丁亮教授的心中激荡起自豪感与使命感。他表示,要将自豪感与使命感转化为深耕国家急需科研领域、为国家培育栋梁之才的新动力。作为一名高校党支部书记和科研工作者,他将围绕航天强国战略和国际学术前沿开展科技攻关,将科学技术难题、重大工程项目融入教书育人,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盛大的阅兵仪式,是一堂震撼心灵的爱国主义教育大思政课。今天,我们共同在这堂大思政课中缅怀历史、致敬英烈,从抗战的伟大胜利中汲取奋进力量。”黑龙江省级教学名师、马克思主义学院闫金红教授在思政课堂上与学子分享感受。她表示,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将把历史、现实与未来深度融合到教学实践过程中,用心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哈工大与国家发展同向同行的故事,引导学生穿越时空感受伟大抗战精神,建立从“我知道”到“我感悟”再到“我践行”的知行纽带,毕业后主动投身强国强军事业。
黑龙江省级教学名师、环境学院邱微教授在观看阅兵后深受震撼与鼓舞。她表示将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国家发展需求和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将阅兵中呈现的国防科技现代化成果、环保新材料应用、绿色低碳理念以及抗日英雄的爱国情怀等鲜活案例,系统融入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中,引导学生在专业学习中深入理解国家战略与环境科技的深度融合,激励学生树立科技报国的远大志向,培养更多致力于国家水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事业的卓越创新人才,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哈工大智慧与力量。
“九三阅兵仪式是一堂生动、震撼的‘大思政课’……”“龙江最美高校辅导员”、未来技术学院辅导员马慧文表示,要教育引导学生在新时代传承、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和伟大民族精神,加强个人素质能力提升,聚焦学校培养学术大师、工程巨匠、业界领袖和治国栋梁四类新时代杰出人才目标,引领学生深耕专业知识,勇于探索创新,以尖兵功夫锻造硬实力,为服务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伟业贡献力量。
威海校区电子信息工程系党支部书记齐晓辉通过视频观看了盛大的阅兵仪式,见证伟大祖国的自强之路,自豪感油然而生。作为全国样板支部建设单位和首批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建设团队负责人,他表示将全面深化党建联建工作,进一步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与团队成员聚焦电子信息领域协同攻坚、刻苦钻研,推动党建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
深圳校区空天科技学院陈波教授曾在部队服役17年,如今在哈工大从事航空航天教学科研工作,通过视频观看阅兵盛典让他心潮澎湃。他表示,无论是在部队还是高校,都深深感受到科技创新是国家进步与强盛的重要支撑。作为亲历国防现代化建设的退伍军人,他将继续致力于航空航天领域前沿技术科研攻关和人才培养,助力新域新质作战力量建设,在和平年代以奋斗之笔书写精彩华章。
“80年前,在中华民族危难之时,先辈们以血肉之躯筑起捍卫家国的钢铁长城,为我们撑起了不屈的黎明。”航天学院轻质结构热防护研究生团队学生党支部书记兼团支部书记、2023级博士研究生吴世宝表示,将在新征程上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勇担航天第一校“尖兵”使命,团结带领支部成员传承“把支部建在连上”的光荣传统,致力于实现复合材料结构轻量化设计等空天力学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在新时代谱写保家卫国的崭新篇章。
“观看了九三阅兵,心潮澎湃、倍感振奋,在为国力强盛而自豪的同时也深感和平来之不易。”哈工大第21届研究生支教团甘肃队队长、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24级博士研究生贾展华说,材料研究的突破关乎尖端装备的自主可控,这既是国家实力的基石,也是外交话语权的支撑。作为新时代青年,应铭记历史、珍爱和平,以科技报国为己任,通过科技创新助力国家在关键领域实现自立自强,共同捍卫和平与发展的全球愿景。
“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用生命和鲜血取得的。当嘹亮的国歌响起,整齐的方阵、先进的装备在镜头前一一展现,历史不再是遥远的符号,而是可触摸的民族记忆。”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2025级博士研究生宋墩博说,向革命先烈致敬,我将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秉承“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校训,积极投身超精密测量领域,刻苦钻研、笃行不怠,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力量。
“作为一名退役的高原火箭兵战士,当受阅部队以整齐划一的步伐、铿锵有力的足音踏过长安街时,我仿佛看到了曾经意气风发的自己和战友们,那些在训练场上挥洒汗水的日子,此刻都化作了无比的自豪和感动。”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2024级硕士研究生蒋昕洋说,要将从阅兵仪式中汲取的精神力量转化为前进动力,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徒步方队的整齐步伐,让我回想起自己在训练场的日日夜夜;装备方阵的轰鸣与空中梯队的呼啸,让我深切感受到科技强军的坚实步伐……”退役大学生士兵、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2024级硕士研究生王菲说,观看了九三阅兵后,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彰显了中国人民和中华儿女坚不可摧的磅礴力量。阅兵不仅是实力的展示,更是精神的传承。自己将把震撼转化为科研动力,深耕专业领域,不断增强本领,为国防事业奉献青春力量。
“观看九三阅兵让我深刻认识到,国家的繁荣富强需要强大的科技实力来保障。作为哈工大学子,我们站在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前沿,今日之所学,必将与国家明日之所需紧密相连。”未来技术学院2025级本科生林宸翊说,要将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发展伟业,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练就过硬本领,筑牢科技创新的根基和底座,为助力打造更多国之重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