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学子之就业典型 | 刘旭:扬起卓越风帆,践行工匠精神

发布时间:2025-06-30 浏览次数:19

为展现研究生就业风采和研究院育人成果,研究院特别推出研究生就业经验系列报道,邀请就业典型为大家分享学习、实习、求职等方面的经验与心得。本期人物为刘旭。

(杨贝、刘旭/文 刘旭/图)近日,产教融合人才培养专项(郑州)一位硕士毕业生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与出色的科研能力,正式签约我省电力装备领域的龙头企业许继集团有限公司。这是哈工大郑州研究院深化产学研融合,精准为地方重点产业培养输送的又一位优秀人才。

刘旭,河南驻马店人,本科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哈尔滨工业大学产教融合项目(郑州)2022级电子信息专业硕士研究生,曾多次参与如无人机、车辆等目标检测跟踪系统开发,以及移动端嵌入式视觉设备开发等科研项目。

今天,让我们走近刘旭同学,了解他追求卓越,追逐大国工匠梦想的故事。

秉持“大国工匠”初心 立足家乡的求学之路

“还记得高中时期,我的物理老师在班里播放了一部名为《大国工匠》的纪录片,当时我就被片中优秀工程师的一个个伟大作品所震撼,成为一名优秀的工程师的想法也在我的心中扎根。”一直以来,努力成长为一名出色的“大国工匠”都是刘旭的初心与梦想。

在校本部的刘旭

“但是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工程师相较于科学理论上的创新和突破,我认为更需要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在工程中实践和探索。当时看到学校的招生信息中的产教研融合郑州专项时,其深入企业‘钻研真问题、塑造真规格、锤炼真功夫’的培养模式非常契合我的想法。而且,我老家也是河南的,在这么近的地方上学是一件非常值得高兴的事情!作为河南人,立足家乡、建设家乡亦是幸事!”依托哈工大的平台、科研资源,以本地企业中的实际工程难题为科研任务,锻炼科研和实践能力,刘旭在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赋能下,得到了快速成长。

在省科学院实习实践 产教融合赋能成长筑梦

从研二开始,在校本部完成理论学习的刘旭开启了他在郑州实习实践的旅程,除了毕业收获硕果的喜悦,还令刘旭印象深刻的是前期初入河南省科学院实习时的探索。

“我是产教融合郑州专项的第一届学生,也是河南省科学院重新组建后的第一批实习生,有这样双重buff的加持,在实习的过程中我收获颇多。我的企业导师是一名青年才干,亦师亦友,结合项目,我们一起商讨研究方向、确定技术选型、采购实验设备、优化实验方案,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用到什么知识技能就立刻去学习什么,最终见证了项目从无到有的整个过程,这种实践经历让我对一个企业中实际问题的解决步骤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完成了对实际工程案例经验的积累。”

刘旭在省科学院实习

“产教融合的培养模式更有利于培养我们的工程实践能力。在企业中,我们能接触到企业实际的难题,参与实地调研,我们面临的问题脱离了教案上的理想条件,思考解决方案受实际情况约束,因此深入企业一线更有助于锻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作为学生,面对未知的职场很多人会有一些茫然,这种培养模式能让我们更早接触职场环境,提前适应工作生活。”

毕业签约许继 扎根河南创新沃土

“秋招过程中我的求职意向是嵌入式软件开发,需要具备的核心能力就是代码能力和操作系统知识。在河南省科学院实习实践期间我完成了边缘计算端的目标跟踪系统设计项目,进一步锻炼了我的工程实践能力。”即将结束实习实践的刘旭对自己的求职意向有着清晰的规划和认知。


刘旭硕士毕业照

“研究生期间我的研究方向是计算机视觉和边缘计算,有助于企业的工业智能化。许继集团的重要业务就是电力设备,需要研发出新的智能设备以为工业智能提供基础配置,加速企业智能化转型。许继集团是本地的电气装备行业龙头企业,也是国内做电力设备领域比较领先的一个企业,其核心技术研究和我的研究方向比较契合。对我来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对于未来的职业发展还是很期待的,希望能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结识更多行业内优秀人才,做得更好、走得更远。也希望河南成为人才的沃土和汇聚地,与大家一起为河南的科技建设贡献更大的力量。”当谈到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时,刘旭充满信心地说。

学长寄语:

前路虽远,行则将至追光的人终会光芒万丈,愿我们都能在坚持中遇见更好的自己

新闻小链接: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简称许继集团)隶属于中国电气装备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电气装备),历经五十余年发展,是专注于电力、自动化和智能制造的高科技现代产业集团。集团是全国首批创新型企业、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和装备中国功勋企业,并荣获首届中国工业大奖表彰奖、中国质量奖提名奖、河南省省长质量奖、国家绿色工厂、制造业单项冠军、中国机械工业百强企业、电子信息百强企业、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等多项荣誉。公司拥有国家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国家高压直流输变电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能源主动配电网技术研发中心、国家工业设计中心、国家电工仪器仪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5个国家级创新平台;建有“河南省能源互联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14个省级创新平台和“许昌市电动汽车充换电技术重点实验室”等8个地市级创新平台,是国际电工委员会第85技术委员会(IEC/TC85)和全国电工仪器仪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04)、IEEE PES中国区标准委员会等5个标准化组织秘书处承担单位。(内容来源:许继集团有限公司官网)

编辑&排版:杨贝

责任编辑:梅鹏飞

审核:张懿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