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英才 | 先进光电技术研究院张固非:打磨好金刚石的每一面

发布时间:2024-09-03浏览次数:10

(杨贝/文)第七届中国·河南招才引智创新发展大会开幕在即,近日,《河南日报》探访“三足鼎立”科技创新大格局、“7+28+N”产业链群建设等,推出“广聚英才 出彩中原”系列报道。其中报道《打磨好金刚石的每一面》聚焦研究院引才成果与经验,采访了研究院引进的优秀人才——先进光电技术研究院红外薄膜与晶体团队拔尖人才张固非,介绍了他与河南超硬材料产业“双向奔赴”的故事,展示了研究院围绕地方产业布局,积极构建“资源入郑、人才来郑、科创在郑、成果留郑”的良性运行体系。

以下为报道原文:

打磨好金刚石的每一面

(河南日报记者 赵若郡/文)身穿黑色衬衫,英语流利,透着浓郁的知识分子气息……在全省人才工作推进会上,海外留学归来的张固非说:“吸引我的是河南的烩面,更是河南享誉全球的金刚石产业。”

幽默诙谐,睿智健谈,在全省春季学期高级专家进修班上,聊起三年多来河南省委、省政府招才引智的举措和省里金刚石产业的发展,朱嘉琦滔滔不绝。

两个活动,两位深耕金刚石领域的专家,以不同特点给记者留下深刻印象,不承想他们身上还有着以才引才的辉映。

朱嘉琦,哈工大航天学院教授,科研“前浪”,首批入驻哈工大郑州研究院的“大师”之一;张固非,宁夏人,后起之秀,在朱嘉琦的影响带动下,全职加盟哈工大郑州研究院。

“我们都是英文期刊Functional Diamond(《功能金刚石》)的编委,琦哥两三年前就开始关注我了。”张固非调侃道,“他是‘蓄谋已久’,我是‘毫无防备’。”8月30日,再次见到张固非时,他已正式加入朱嘉琦教授团队。

张固非与河南的缘分,用他的话说就是“天时地利与志同道合”。

在德国和新加坡做科研助理、比利时读博士、丹麦高等研究院担任研究员……张固非坦言,看世界的过程也是认识自己的过程,在异国他乡近20年,遍看繁花终觉独在异乡为异客,也想回国试试另一个舞台。

“琦哥多次联系我,和我聊起河南超硬材料产业的布局、重视科创的氛围和延揽人才的诚意。”张固非告诉记者,朱嘉琦教授作为哈工大郑州研究院的大咖,也时刻关注着全球范围内业界青年人才的成长。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张固非谈起朱嘉琦时,多次提到两个人的互补,一个是具有战略思维的e人(网络用语,多指性格外向的人),一个是注重科研细节的i人(多指性格内敛的人)。“琦哥大局观极强,擅于统筹规划,是一位将才。而我呢,细致慎微,更信奉‘细节决定成败’。我想,对于科研来说,这两种人都不可或缺。”

大咖引大咖,人才聚人才。近年来,哈工大郑州研究院“以才引才”,积极打造“大师+团队”人才工作体系,坚持以高端人才引育一流人才,目前,已初步建成一支由国家级人才领衔的200余人规模的国际化高端人才队伍。当前,研究院正锚定高标准人才培养、高水平科学研究、高层次人才集聚、高能级平台建设、高质量成果转化目标,全力推动资源入郑、人才来郑、科创在郑、成果留郑。

以才引才,是人与人的惺惺相惜,更是人与城的双向奔赴。

“聚焦培育壮大‘7+28+N’产业链群,河南已将超硬材料产业链列为28个重点产业链之一。”张固非坦言,河南将金刚石作为锻长板的产业大力推进,为自己的事业发展提供了广阔舞台。

“河南是能干事的一方水土,哈工大郑州研究院是能干事的平台,琦哥是能干事的人,我是想干事的人。”张固非介绍,朱嘉琦教授团队孵化的企业已经落地,并与河南本土公司惠丰钻石等企业签订了设备订单,未来团队将继续瞄准企业需求,助力河南超硬材料等产业实现技术升级。

据哈工大郑州研究院相关工作人员介绍,目前,研究院后期建设正在全速推进,张固非的电子材料与微纳器件实验室也在筹备中。

在张固非眼里,金刚石的科研价值与应用前景远超超硬材料的范畴,“超硬材料这个概念只涵盖了金刚石这个多面体的一面。事实上,金刚石的电学、磁学和光学性质也极为丰富,它既是一种第四代半导体材料,又是一种量子材料”。

“河南要想领先,现在就得跑起来。”每当谈起科研时,张固非甚至会激动地握起右拳,“做科研每天都会面对新问题,但解决问题后所获得的满足感是其他工作无法给予的。”

相传阿基米德洗澡时突然发现了浮力定律,大叫一声“尤里卡(我发现了)”。从此,灵感乍现获得重大发现的一刹那就被称为“尤里卡时刻。”

“我希望能把金刚石这个多面体的其他几面,比如它作为电子材料的那一面打磨出来,让河南的金刚石能在芯片等高端应用中更加闪耀。”未来,在新建的实验室里,张固非也在期待着更多属于自己的“尤里卡时刻”。

报道截图

         原文链接:https://newpaper.dahe.cn/hnrb/html/2024-09/03/content_13_1689743.htm


责任编辑:梅鹏飞

审核:张懿文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