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学子 | 付梦强:扎根家乡沃土,绽放青春之花

发布时间:2025-05-20浏览次数:10

(杨贝、付梦强/文 付梦强/图)为展现研究生就业风采和研究院育人成果,研究院特别推出研究生就业经验系列报道,邀请就业典型为大家分享学习、实习、求职等方面的经验与心得。本期人物为付梦强。

付梦强,哈尔滨工业大学产教融合项目(郑州)2022级机电工程学院机械专业硕士研究生。最近,临近毕业的他凭借优异的成绩和出色的综合素质,成功通过河南省定向选调生选拔,即将奔赴基层历练,投身家乡建设。

选择郑州专项:抓住机遇,实现梦想

“我家就是河南的,当时选择郑州专项主要是因为离家近和方便未来就业。作为河南人,我一直希望能在家乡继续深造。郑州专项正好解决了这个问题,一方面可以充分享受哈工大的平台、师资、科研等优势资源,另一方面,还能享受河南、郑州的地理优势和发展潜力,让我能够在“家门口”实现学业上的深造。同时,郑州专项提供了丰富的工程实践机会,能够尽早接触到企业,深入了解实际工作情况,对做好个人的职业规划很有帮助。所以,当看到招生信息的时候,我就毫不犹豫地报了名。”

在校本部学习的付梦强

读研期间,付梦强主攻机械工程方向,曾深度参与实验室“柔性神经电极辅助植入系统研究”和华为中央研究院“基于惯性测量单元(IMU)的穿戴设备研究”等课题。在科研探索的道路上,他始终保持极大的热情和努力,共参与了3篇高水平论文的撰写与发表工作。

进行职业选择时,付梦强毅然将目光投向家乡。“在哈工大校本部学习的一年和在郑州实习实践的两年,我深刻体会到科技报国的使命,但真正的‘国之所需’不仅在高精尖的实验室,也在广袤的家乡大地上。当下,河南正需要青年用智慧与汗水助力产业升级和乡村振兴。”

产教融合赋能:选调之路

脱颖而出的核心竞争力

“除了专业知识的学习以外,我深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积极参与各类实践活动,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之中。在派驻郑州研究院学习期间,我前往河南省科学院实习实践,很荣幸参与并见证了河南省科学院、中原量子谷建设以及激光制造研究所组建,这为我将来的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在河南省科学院激光制造研究所,付梦强从事晶圆隐切设备的整机开发工作,主要负责床身和移动平台的设计与研发。“在此过程中,我不仅通过日常学习和聆听导师指导深入理解了河南未来科技创新的核心理念,还参与了多项产业调研工作,广泛了解了全省的发展现状。这些宝贵的实习实践经历不仅极大地拓宽了我的认知视野,锤炼了自己刻苦钻研的能力,也为我在之后的选调生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奠定了坚实基础。”

河南省科学院

在实践中解决真问题的培养模式,不仅让他积累了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实战经验,更培养了他将来处理政务工作、服务家乡发展等方面所需要的综合能力。

扎根家乡沃土:机遇与挑战并存下的成长之路

2023年,我有幸参加了研究院组织的“‘豫’见卓越,凝心铸魂——学习焦裕禄精神教育活动”,这次活动让我深刻领悟了焦裕禄精神的内涵,也激发了我为人民服务、为家乡建设做贡献的决心。


生活中的付梦强

定向选调生需要到基层一线锻炼两年,作为哈工大学子,我认为自己需要兼具“工程师思维”与“治理者视野”。首先,从“象牙塔”走出来后,需要迅速摆脱学生思维,投入到实际工作中,承担起相应的职责。其次,驻村的生活与哈尔滨、郑州这些城市相比有较大差异,如何在这样的新的工作生活环境中找到自己的节奏并适应,也是必须克服的困难。最后,经过七年的高等教育,如何将所学的知识与基层的实际需求相结合,并真正在建设实践中发挥自身的价值,是我认为最大的挑战。不过,正是因为有这些挑战,我才能真正锻炼自己的综合能力,提升业务水平,为个人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从实验室到田间地头,从学术论文到民生实事,哈工大学子始终以“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校训砥砺前行。从松花江畔到黄河之滨,越来越多的哈工大人在河南这片沃土奏响“追求卓越、出彩中原”的时代强音。付梦强的选择,不仅体现了哈工大人实干报国的理想信念,更彰显了新时代青年学子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的责任担当。未来,期待更多优秀学子以他为榜样,在中原大地上书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华章!

学长寄语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

责任编辑:梅鹏飞

审核:张懿文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