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大举办第二届“大思政课”教育教学创新大赛

发布时间:2025-05-19 浏览次数:12

哈工大全媒体(阚思邈/文 辛然 威海校区 深圳校区/图)在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哈工大建校百年五周年之际,为进一步加强学校“大思政课”建设,扎实开展好学校第九届教学节系列活动,5月15日,我校举办第二届“大思政课”教育教学创新大赛。来自校本部、威海校区、深圳校区的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国家级青年人才、一线辅导员、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基层党委书记等122支教师团队踊跃参赛,同台竞技、激烈角逐,展示“大思政课”教育教学创新成果。与会专家学者和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陈蕊为获奖教师和单位颁奖,威海校区、深圳校区同步进行颁奖。

大赛分为课程建设赛道、思政品牌赛道、实践思政赛道,充分发挥大赛示范引领作用,以赛促学、以赛促教、赛训结合,持续建强“大思政课”师资队伍,推进“大思政课”改革创新。9位教师晋级决赛,展示出学校有组织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取得的显著成效。来自中央主流媒体和多所高校、企业的专家学者作为评委与参赛教师进行现场交流,为在场的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辅导员、学生党支部书记等师生代表带来一场生动的思政“大课”。

大赛现场 

 

决赛

国家级高层次人才、深圳校区智能学部副主任、机器人与先进制造学院院长徐文福带领团队经过长期摸索,形成了价值塑造链、科技创新链、人才培养链融合的思政育人模式。“我们引导学生主动将个人成长置于强国复兴的‘大坐标系’中,围绕空天关键核心技术难题开展科学研究,矢志探索创新,更好实现人生价值。”研制国际首个空间柔性臂、成功研制两款国际领先的大翼展仿生机器人……在服务国家战略的科研实践中,徐文福带领学子写下“在高压中淬炼、在逆境中坚守、在实践中蜕变”的成长成才故事。

思政品牌赛道徐文福获特等奖

“实践途中,同学们发现道路存在坑槽,便主动提出修补,并结合书本上所学知识和实践经验,独立完成了施工操作流程。”四年来,国家级青年人才、交通学院副院长单丽岩带领团队从感悟式实践到参与式实践、再到担当式实践不断迭代升级。“作为一名老师,学生在‘大思政课’后产生的变化,是我最大的收获。实践育人的最大魅力,在于对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养和塑造,这也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践行。”单丽岩说。

 

实践思政赛道单丽岩获特等奖

“我们将原课程从‘知识传授为主’转向‘能力素质为先’,将项目式教学作为学科交叉的‘催化剂’,重构教学内容。”建筑与设计学院建筑系副主任刘滢说。她指导选课学生将课程训练成果转化为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两次在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中包揽“我最喜爱的项目”“最佳创意项目”双奖,并参与亚冬会建筑改造、风雨操场主席台的改造设计等项目。

课程建设赛道刘滢获一等奖

“志愿服务是生动的‘大思政课’育人平台。传统课堂思政教育遵循知、情、意、行的育人阶序,而大赛事志愿服务最先生产思政教育的情感体验,将传统育人阶序转化为情、知、意、行。”未来技术学院辅导员、院士特色班师生联合党支部书记马慧文打造“同心同梦,情景互融”的实践育人特色,让志愿服务从大赛事走进日常。

思政实践赛道马慧文获二等奖

“如何引导学生在建筑设计中更好地实现文化自信?”“如何利用新媒体打造品牌,实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您科研繁忙,为什么花费大量精力来做思政实践……”专家学者对参赛教师进行现场提问,交流探讨“大思政课”建设的实践与经验。

 

专家评委提问交流

“今天的大赛本身就是一场‘大思政课’,几位参赛选手的故事给我带来了很大触动,也给全国高校课程、思政品牌、实践的建设贡献了哈工大智慧和方案。”国家级教学名师、大连理工大学思政课案例教学研究中心主任、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杨慧民进行点评。“期待哈工大在‘大思政课’建设中继续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为全面推进‘大思政课’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专家点评

这场展示让作为学生评委的机电工程学院2023级博士研究生、校研究生会主席团成员张紫涵和未来技术学院2022级本科生、校学生会主席团成员崔楚昊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小课堂”与“大课堂”的有机关联,感受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同频共振。“思政教育并非孤立存在,而是融入了各个学科、各个教学与实践环节,以创新的形态生动展现开来。未来,我也要将理想信念融入学习生活,以所学知识满足社会需要、服务国家战略!”崔楚昊说。

 学生评委提问交流 

本届大赛特别为优秀组织单位设置奖项,深入动员基层单位广泛参与,汇聚“大思政课”建设的组织合力。各学院、学部、校区提前进行了评选,并针对性进行备赛指导,参赛教师纷纷表示,将肩负起新时代的使命担当,为培养更多杰出人才作出贡献。

 

 

校本部颁奖

威海校区颁奖

深圳校区颁奖

“教学改革永远在路上。大赛为我们搭建了优秀的交流学习平台,启发我在课程设计中不断创新,引导学生服务国家战略,践行中国‘芯’、中国‘新’、中国‘心’!”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王晨曦说。

“现场参赛教师们的展示为我开展课程思政带来很大启发,未来我将持续改革微积分课程,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深圳校区前沿学部理学院教授杨国俅说。

“大赛给我们提供了思考、总结和交流的机会。”威海校区汽车工程学院车辆工程系主任杨娜展示了HRT车队“四维融合”的育人实践,她持续思考着如何将体系做得更优、合力育人效果更好,“我们要让技术之轮承载价值之魂,不断引导学生将个人成长与国家战略结合,强化科技报国的使命担当。”

“与现场专家学者进行探讨交流,为我利用新媒体技术做好课程思政提供了新思路。”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赵文在与专家学者的交流中受益匪浅,“我将总结经验、持续创新,建设好‘留学哈工大’思政品牌,在‘知’和‘行’中培育知华、友华、助华的国际人才。”

“经过大赛的培训指导,我深深感受到学校对于思政工作的重视。未来我们将全面深挖、整合校内外资源,持续创新‘大思政课’的工作方法和工作路径,为‘大思政课’建设贡献力量。”威海校区新能源学院党委书记黄蕊说。

5年来,哈工大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立体化“大思政”育人格局,助力青年学子在新时代坐标中深植理想信念、锤炼过硬本领,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责任编辑:商艳凯

审核:宋玲 李守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