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鹏飞/文 搜狐新闻、杨贝/图)
入驻研究院,亲上加亲
“我们团队有先进的技术、坚定的信心,为河南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再添一份热情、再注一股活力、再增一份动力!”上月底,在研究院举办的新能源汽车专场科技成果对接会上,新能源车辆先进动力与能源研究所向参会的超聚变、少林客车等企业分享团队最新科研成果,引起了参会企业的强烈兴趣。这是团队积极与河南企业展开合作,为河南新能源汽车产业进行科技赋能的一个缩影。
新能源车辆先进动力与能源研究团队于2022年入驻郑州研究院,此前,团队培养的毕业生已有多位在河南宇通客车等企业入职工作,有了一定的合作基础。“我们现在是‘亲上加亲’。”团队负责人崔淑梅笑着说道。入驻以来,在研究院的引导支持下,她带领团队紧紧围绕河南战略性产业需求,持续深化技术合作及产教融合,推动各项合作向更深层次、更高水平发展。从和宇通客车共同申报获批“河南省新能源商用车产业创新中心”,到与许继集团共同推动新能源汽车无线供电技术向大功率领域的全面商业化发展,再到与中创新航、河南电池研究院有限公司在新能源汽车电池储能技术领域展开合作,实实在在地解决了企业的技术难题,帮助企业提高经济效益。
产业与人才,双向奔赴
今年5月份获批的河南省电动载运先进动力与能源工程研究中心是两方深化合作结出的又一硕果,“这是对我们团队的肯定,也是对我们的考验。”硕果的背后,是人才与地方产业的双向奔赴。
近年来,河南推动“7+28+N”产业链群规模持续壮大,加强制造业头部企业培育。其中,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新能源汽车产业在中原大地上聚链成群、集群成势。
崔淑梅是哈工大电气学院教授,黑龙江省新能源车辆先进动力与能源重点实验室主任,也是河南省电动载运先进动力与能源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她带领团队长期从事新能源产业技术研究,主持了我国首辆电动汽车(概念车)的电气系统总体设计、成功研制出适合寒带使用的超级电容客车、“超级电容电动客车”“轮式驱动电动轿车”“公铁两用牵引车电力驱动及控制系统”等一系列科研成果。
河南有创新的坚实沃土,团队创新的技术基础,双方合作可谓强强联合,相得益彰。“我们团队可以在优化电机创新技术、设计方法与先进工艺方面,提升电池能量密度,电动推进系统效率、安全性、可靠性方面,发挥优势,贡献力量。”崔淑梅表示。
据了解,河南省电动载运先进动力与能源工程研究中心将立足新能源各类车辆、全电飞机等领域的核心优势及能力建设,服务河南省发展的同时,整合全国优质研发资源并形成技术合力、持续技术创新的能力以及科技成果工程化与产业化的能力。同时,团队还会充分利用平台开展新能源汽车领域人才培养,尤其是哈工大产教融合人才培养(郑州)专项学生和派驻郑州研究院学生。
“我们和河南企业的合作本来就有良好的基础,工程中心的获批,让我们的合作迈向了更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崔淑梅说道。
“疾驰”与“曲折”,筚路蓝缕
近几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异军突起,一路疾驰,正成为中国汽车工业转型升级、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条新“赛道”。然而,今天的“疾驰”离不开昨天的“曲折”,作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深耕者,谈起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崔淑梅很有感触。“刚起步时真是筚路蓝缕,1996年,当时是集全国之力做一辆车,大家连电动汽车这个概念都没有,只能跟着外国学,跟意大利学外形和电气系统设计、跟英国学部件组装、跟美国学电驱系统,真是‘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一步步艰难地把车造了出来。”
深知道路艰辛,所以更要用先进技术为企业赋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方向应该是高度智能、安全可靠,绿色制造,这也是我们团队持续努力的方向。”崔淑梅教授介绍,脚下沾土,深入一线,面向实际场景应用,路才能走得越来越扎实。未来,团队还会持续加大和河南企业的合作力度,扩大合作范围。
科研没有捷径,要扎根一线
“科研没有什么捷径,就如学校校训所言,科研靠的是‘规格严格,功夫到家’。”作为团队的带头人,崔淑梅在人才培养方面很有心得,她勉励青年科研人员,尤其是硕、博研究生,要扎下根,去基层,去企业,真正了解市场的需求,而不只是在实验室里读文章写文章,建空中楼阁。据了解,入驻研究院以来,团队已经累计与联培企业培养80余名郑州专项硕、博研究生。
此时此刻,多名郑州专项研究生在崔教授团队老师的指导下,或埋首于研究院实验室,运用精密的仪器设备,对电池材料、驱动系统等核心部件进行深入研究;或在联培企业里,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结合,为企业提出创新解决方案。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群在崔老师悉心指导下茁壮成长的研究生们,会如她一般,为河南的新能源汽车企业、行业注入活力,加电补能!
新能源车辆先进动力与能源研究所董帅老师作分享
河南省电动载运先进动力与能源工程研究中心揭牌
崔淑梅在新能源车辆测评现场
责任编辑:梅鹏飞
审核:张懿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