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大全媒体(梁英爽/文 沈英杰/图)10月27日,哈工大曲拥措姆志愿服务工作室(以下简称“工作室”)成立十周年总结座谈会在校举行,总结工作室十年来的成功经验做法,展望工作室未来发展建设。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陈蕊出席座谈会并讲话。
“在工作室担任学业讲师的经历让我受益良多。”首先发言的是早晨刚下火车、从北京返校的工作室往届学业讲师、数学学院2012级本科生、北京雁栖湖应用数学研究院博士后李培根校友。加入工作室后,他每周固定时间为工作室同学们答疑。他说,在帮助同学们提高学习成绩的过程中培养了他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对他个人的成长和未来学术研究产生了积极影响。
“工作室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表彰,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让我们倍感振奋。”工作室往届成员、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2016级本科生李晶校友在线上发言。面对刚入学时基础薄弱的困境,工作室提供一对一的志愿辅导,帮助他克服学习上的困难,到后来读研期间专业排名全院第一。大学毕业后,他选择将这份温暖传递下去,加入哈工大第十八届研究生支教团,回到家乡云南宁蒗支教,为当地教育事业作出贡献。
化工与化学学院2021级本科生丰日达深情回忆道:“刚入学时,我因学习基础薄弱而感到些许迷茫。是工作室的课后‘小灶’和学院的学业帮辅让我重拾信心,个人排名从60%提升至10%,还获得了多项奖助学金。”丰日达不仅学业有成,还积极投身志愿服务,参与组织多项活动,同时他还担任学院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学习会讲师,为同学们阐释党的创新理论。
建筑与设计学院2021级本科生阿卜杜外力·麦麦提阿卜杜拉分享了自己从初入大学的迷茫到逐渐找回自信的过程。他说:“大一时,我在微积分和线性代数等课程学习上比较吃力,是工作室的学长学姐一步步教我审题、理解知识点,带我进行模拟考试,还会围绕能力提升、文化交流等组织开展许多活动,让我逐渐找回了自信。”如今,阿卜杜外力不仅学习进步显著,还积极寻找学习搭子参与科研项目和志愿服务活动。
物理学院2023级本科生王俊哲作为工作室的新晋讲师,回忆起第一次站上讲台时的情景:“那时,我手中紧紧捏着22页讲义,那是我对知识的敬畏,也是对学生的责任。”为了讲好每一堂课,他积累了厚厚的讲义,从备课到讲课,每一个细节都力求完美。他的用心与坚持,点亮了同学们的希望之光。
初入哈工大时,面对陌生的环境和文化,环境学院2022级本科生李代民感到既兴奋又有些许胆怯。然而,学校的关爱和工作室的温暖让他很快融入了这个大家庭。从入学迎新到勤工助学岗位,再到工作室举办的中秋座谈会,李代民不仅学习成绩提高了,还积极参与各类科创项目和社会实践活动,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也不断提升。
其他来自不同年级、不同民族的学生代表也纷纷发言,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工作室如何成为他们成长道路上的精神家园。他们在工作室不仅得到了学习上的帮助,更感受到家的温暖,有效促进了各族学生深度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工作室的帮助下,他们从成功学子的经验中汲取养分,很多人实现了从学业困境到科研新星的华丽转身,越来越多的学生参与这场各族同学守望相助、融通共进的“青春接力”。
会上还签订了悟山青“石榴花开”专项基金捐赠协议。工作室往届优秀志愿者、经济与管理学院2022级博士研究生、哈尔滨悟山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迟木子代表公司捐赠专项基金,用于工作室发展建设。
迟木子在发言中回忆了工作室建设的点点滴滴:“工作室的标语‘立鸿鹄志、做奋斗者’出自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时强调‘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工作室希望用这句话激励青年学子的斗志。”迟木子讲述了在校期间边创业边学习以及受到曾宪梓教育基金资助的经历,希望通过成立悟山青“石榴花开”专项基金来回馈学校和社会。
陈蕊在讲话中指出,十年来,学校党委始终高度重视工作室的发展建设。从成立之初以帮助各族学生解决学业问题为主要目标,到逐步构筑起面向各族学生的“思想引领、学业支持、生活服务、成长助推”四位一体成长服务体系,工作室已成为哈工大民族工作的典型示范。希望工作室成员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开阔的发展视野系统谋划工作室发展建设,让工作室始终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模范阵地和哈工大各族学生共有的精神家园。要深入总结工作室凝聚各族学生在携手共进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成功经验做法,不断探索把握工作规律,深度融入学校“大思政”工作格局,形成更有针对性、更加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论,为加快形成高校民族工作的哈工大方案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会上,工作室指导教师汇报工作情况。
学校相关单位负责人参加座谈会。
座谈会现场
工作室学生代表向学校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