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每日电讯》头版、《新华全媒头条》推出“东北振兴”专题报道 聚焦哈工大打造大国重器

发布时间:2023-09-04浏览次数:66

哈工大全媒体(马晓雪/文)9月3日新华社《新华全媒头条》、9月4日《新华每日电讯》头版推出题为《从大国重器看东北振兴新故事》的专题报道,聚焦哈工大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哈工大联合研制的问天舱机械臂、刘永坦院士带领“雷达铁军”成功研制的新体制雷达等,深入报道了哈工大为打造大国重器、助力东北振兴作出的重要贡献。




相关报道如下:

 

从大国重器看东北振兴新故事

 

 

 

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锻造国之重器

 

打开舱门,我国航天员漫步外太空,在问天舱机械臂助力下,执行多个安装操作任务……


 

4月,当看到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顺利完成第4次出舱活动,刷新中国航天员单个乘组出舱活动纪录后,屏幕前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小臂飞控支持组的研发成员不禁鼓起掌来。

 20世纪90年代,国际空间站建立。拥有自主的中国空间站,成为中国航天人的心愿,各部分关键设备研制迫在眉睫。作为问天舱机械臂的技术研发团队,哈尔滨工业大学科研人员历经十余年的努力终于成功突破国外封锁,实现了包括空间机械臂核心算法在内的“关键一跃”。搬运各类航天“快递”,助力航天员出舱……如今,问天舱机械臂已成为中国空间站的“左膀右臂”。

 

 这是哈尔滨工业大学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月尘舱(2023年4月6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松 摄

 

在创新沃土厚植奋斗之魂

 

一座座科技创新的丰碑之后,有一群深耕专业的人,淡泊名利、潜心研究,只为成就祖国的事业。

 当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刘永坦登台领受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时,公众才知道这位白发苍苍、穿着朴实的老人,拥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双院士”头衔。一生很长,但他只做了一件大事——研究新体制雷达。

 20世纪80年代初,在依靠传统雷达我国海域可监控可预警范围不足20%的严峻情况下,刘永坦主动担负起研制新体制雷达的重任。20世纪90年代,他们在荒漠建起实验站,数千次试验,数万个测试数据,饿了吃冷馒头,困了睡在实验站地板上……2011年,刘永坦带领的“雷达铁军”终于成功研制出我国首部全天时、全天候、远距离、海空兼容的海防预警装备,性能优于当时国际最先进的设备。

 “刘老师用行动诠释了一名战略科学家的初心和坚守,他就是我们年轻人学习的榜样。”刘永坦团队成员李杨说。

 前赴后继,薪火相传,东北的一代代科技工作者一生心系大国重器,只为挺起大国脊梁。

 

报道链接:http://mrdx.cn/content/20230904/Page01DK.htm

https://h.xinhuaxmt.com/vh512/share/11664520?d=134b2f7&channel=weixin


 


责任编辑:马晓雪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