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揣满腔的热情
他们以新的身份
讲述自己的备考经验
分享在哈工大就读的感受
一次次宣讲
是“过来人”发自肺腑的感悟
是备考生坚定目标的桥梁
在宣讲路上
以热爱充实自我,以笃行丰盈青春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
“招生宣传大使”
1.陈贤 哈工大产教融合人才培养项目(郑州)2024级硕士研究生 本科毕业于河南大学
(仝瑞冉/文图)再次踏进熟悉的校园,看到学弟学妹们专注的眼神,仿佛看到了去年的自己。在咨询现场,我真切感受到了大家对哈工大和郑州研究院的热情。不少同学早早就来占座,认真记录每个细节;提问环节更是踊跃,从初试内容到实验室氛围,大家都展现出了浓厚的兴趣。期待金秋九月,能与这些怀揣梦想的同学们,在哈工大相遇!
2.李文琪 哈工大产教融合人才培养项目(郑州)2024级博士研究生 本科毕业于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非常荣幸能参与这次在“家门口”的宣讲。在现场我能切实感受到学子们想要了解哈工大和郑州研究院的热情。宣讲正式开始前,部分同学就已经开始同我们咨询交流,并表现出积极报考的意愿。作为哈工大郑州专项的学生,我对同学们的期待与担忧感同身受。因此在为同学们解答关于招生方面疑惑的同时,又积极为大家加油鼓劲,希望他们坚定信念、保持信心。我坚信哈工大郑州专项会是无悔选择,也非常期待与同学们在哈工大一起“干大事”!
3.林俊锋 哈工大产教融合人才培养项目(郑州)2023级硕士研究生 本科毕业于华南农业大学
作为哈工大郑州专项的招宣大使,参与此次宣讲会,深感责任重大又充满荣幸。我为此次分享提前准备了好几天,作为一位考研“过来人”,希望尽可能给师弟师妹们一些更加实用,更有性价比的建议。我以研二学生的视角,结合自身在哈工大及郑州研究院的科研实践与成长体验,向学弟学妹们分享学科优势、平台资源及未来潜力。
活动现场,同学们对考研保研各种问题表现出浓厚兴趣,互动环节的积极提问更让我感受到他们对科研的热情与期待,衷心希望更多学子报考哈工大郑州专项。
此次活动不仅锻炼了我的表达与组织能力,更让我对郑州专项“产学研融合”的理念有了更深认同。未来,我将继续秉持真诚的态度和专业的精神助力哈工大吸引更多优秀学子,共同书写科技报国的新篇章。
4.赵玉敏 哈工大产教融合人才培养项目(郑州)2024级硕士研究生 本科毕业于河南科技大学
作为哈工大郑州专项的研究生代表,能够回到母校河南科技大学参与招生宣讲,既是一份荣幸,更是一场温暖的奔赴。望着台下一个个专注而期待的眼神,我仿佛看到当年的自己,也正因深切理解这份对更高平台的渴望,我将自己考研时的经历、思考、总结和比较都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学弟学妹们,希望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帮助他们少走弯路,规避可能遇到的风险。愿我们带着河科大的烙印,在哈工大的平台上,共同书写新传奇!
5.张雅诗 哈工大产教融合人才培养项目(郑州)2023级硕士研究生 本科毕业于郑州大学
很荣幸作为学生代表参与招生宣讲活动。当我分享自己在哈工大及郑州研究院的点滴时,那些曾经让我心动的理由——开放的导师选择机制、双城联动的资源赋能、企业实习时导师手把手的指导细节,又一次真切地浮现眼前。我忽然意识到,自己早已不再是两年前那个为“择导焦虑”辗转的保研生,而是一个被这片土壤滋养出底气的“哈工大人”、“哈工大郑研院人”。
这次宣讲更像是一次双向奔赴:我向学弟学妹展示真实的研究生图景,而他们眼里的期待与追问,也让我重新看见这个平台的珍贵。好的教育值得被看见,而真诚的选择永远动人。
排版:杨贝
责任编辑:梅鹏飞
审核:张懿文、杨家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