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密工作,关乎国家安危、单位稳定和个人前途。五一假期将至,各种活动丰富多彩,人员流动频繁,这给保密安全带来了新的挑战。我们在享受假期的同时,绝不能忘记保密安全这一重要使命。
节假日不是保密工作的“中止符”,更不是“休止符”。涉密人员必须绷紧保密之弦,将保密制度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始终筑牢保守国家秘密安全的防线。
保密工作主义事项
● 提醒一
节前做好涉密载体及设备清点、清退、入柜管理等工作,做到账物相符。涉密文件及敏感信息资料严禁在办公桌上摆放。
● 提醒二
如加班使用涉密载体、信息化设备等,按要求办理交接手续,严格按规定使用,涉密载体存放于保密柜中,不得带回家中,确保安全。
● 提醒三
不得携带涉密载体到与工作无关场所,探亲、访友、旅游,不得携带涉密载体。
● 提醒四
不得在互联网、微信、QQ、邮箱等网络媒体传递、发布涉密或敏感信息。
● 提醒五
注意手机等移动设备的保密安全,不得处理涉密和敏感信息,不将手机带入涉密场所,不携带手机参加涉密会议、涉密活动。
● 提醒六
不与无关人员谈论国家秘密、工作秘密。亲朋好友一相聚,总是无话不说,一些秘密稍不留神可能就说漏嘴了,要严防“密从口出”。
● 提醒七
要确保涉密场所的报警系统、视频监控系统、门禁系统、防盗门窗可靠运行,杜绝失泄密隐患。
● 提醒八
提高反间防谍意识,注意防范境外情报机构或敌对势力及人员的刺探、渗透、勾连、策反等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如遇到此类情况应立即向单位及国家安全机关单位上报。
“节假日泄密”现象
根据泄密发生的时间,“节假日泄密”分为节前泄密、节中泄密、节后泄密,不同时段泄密,对应的泄密者心态也各不相同。
☆节前泄密 ☆
警示案例:
节前,某单位参谋小钱收拾工作资料时,发现用于存放涉密资料的保密柜已经放满,再去搬新的保密柜又来不及,便随手放在了旁边的玻璃柜里,想着节后慢慢整理。节日期间,单位组织维修人员对空调进行维护,虽然有工作人员陪同,但是由于玻璃柜清晰可见涉密资料的内容,引起了1名维修人员伺机翻看,造成泄密。
节前保密提醒
临近节日,很多人都有节前抓紧“赶赶工”,过节才能松口气的心态。殊不知工作切忌求快、求赶,若是背离了保密制度要求,才是得不偿失。
平时落实工作计划,节前做好总结收尾,有条不紊,不赶不拖,踏实稳妥,保密上才不容易出岔子。
☆节中泄密 ☆
警示案例:
某单位干事小赵在节日值班期间,收到上级机关发的一份加急的秘密级通知,按照领导指示需“全体人员学习”,因节日期间请假、休假人员多,小赵召集大家学习费时费力,便将重要内容摘抄并通过微信转发,该涉密信息被多人转发,造成泄密。
节间保密提醒
使用微信办公作为一种技术进步和发展趋势,本来无可厚非,问题并不在于微信本身,微信办公导致泄密的真正原因还是机关单位保密管理松懈。节日期间值班加班人员,没有他人的监督,自己更需要绷紧保密弦,不在私人交往联系中涉及国家秘密,不向无关人员向无关人员透露单位情况、重要任务和人员信息等涉密敏感信息。
☆ 节后泄密 ☆
警示案例:
放假前一天,小吴取回一份秘密简报,本应交给办公室保密员小王登记流转,因小王外出办事未归,小吴便把文件与签收单直接放在小王办公桌上,只通过微信告知小王查看签收,但小王回单位后因忙于其他事务,便将此事遗忘。节后小吴取回签收单时,小王才发现文件丢失,后经多方查找仍无下落,造成泄密。
节后保密提醒
节后要及时对节前的一些保密工作进行回顾,是否在节前整理好了保密工作档案资料、涉密设备,核对资料、设备是否与节前整理的数量一致,保存资料、设备的位置是否有变动。
节假日期间很容易出现保密漏洞,节后上班需要尽快调整个人状态,切换回工作模式,第一时间延续节前工作节奏。
哈工大郑州保密办公室
信息来源:哈工大郑州研究院保密办公室(中国保密在线等官方网站整理)
责任编辑:梅鹏飞
审核:张懿文、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