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启幕!哈工大郑州研究院“55838・航天文化节”邀您共享航天科普盛宴!

发布时间:2025-09-30 浏览次数:10

(梅鹏飞/文 杨贝/图)9月30日上午,在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郑州市教育局、郑州市科技局、中原科技城、郑州市科学技术协会等单位指导支持下,哈工大郑州研究院“55838・航天文化节”在研究院二期报告厅正式启动。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郝立新,郑州中原科技城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许新太,郑州市科技局三级调研员范秋菊,哈工大郑州研究院院长刘铭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启动仪式现场

开幕式上,哈工大郑州研究院航天馆设计方案展示环节成为焦点,航天专家、中国青少年科普卫星工程专家徐浩详细介绍了航天馆的设计理念、功能分区以及未来将展示的丰富内容,让大家对这座即将诞生的航天馆充满期待。与会嘉宾还为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哈工大航天学院副院长董永康,哈工大航天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科普工作先进工作者李传江,徐浩三位专家颁发了航天馆科学顾问聘书,他们将为航天馆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建议。

活动现场,研究院苑景坤、胡晶、姜桃飞等7位科研人员受聘担任中小学科技副校长/辅导员,他们将走进校园,为学校带来前沿的科技知识和创新的思维方式,助力学校开展科技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当天上午,来自清华附中郑州学校、郑州市郑东新区龙翼小学近500名同学,一起观看了由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和新华社音视频部精心设计制作的《新华思政学堂》特别节目,引导孩子们在成长中打好精神底色,筑牢思想根基。同学们还现场聆听了由李传江教授带来的科普讲座《解码载人航天精神中的“四个特别”》,深入浅出的语言、丰富鲜活的案例,生动解读了30多年来,一代代航天人不忘初心、接续奋斗,不断刷新我国载人航天事业高度的历史和培育铸就的伟大载人航天精神。

本次文化节积极响应全国科普月号召,助力郑州“30分钟科普圈”建设,旨在为广大市民,特别是青少年打造一个沉浸式感知航天科技、激发科学梦想的平台。活动涵盖实物展览、哈工大郑州研究院开放日、科普讲堂及体验课、赛事活动等多个板块。

活动展区内,一系列珍贵实物展品成为一大亮点。长征火箭发动机残骸的熔蚀痕迹清晰可见,神舟返回舱座椅的减震结构直观呈现,杨利伟签名笔记本、翟志刚失重环境书法作品等珍贵展品,生动讲述中国航天发展历程。这些展品兼具史料价值与科普功能,每日将进行定时讲解。

文化节期间(9月30日至10月8日)将持续开展多场活动。其中10月1号-3号,科普大讲堂特邀权威科普专家学者开展《九天揽月——中国探月工程》《AI赋能下的高效学习与趣味探索》等主题讲座,深度揭秘中国探月工程背后的壮阔历程与辉煌成就。《太阳能火星车》《Fast天眼课程》等互动体验课堂,将最前沿的航天科技带到现场,让抽象的科技知识转化为触手可摸的实践成果。

4号和5号,活动特别设置了研究院开放参观环节。届时,专业的讲解人员将为参观人员详细介绍研究院的设立定位、建设进展和发展规划以及在学生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引育、国际合作、成果转化等多个领域的工作成果,为公众提供近距离接触科技前沿、了解研究院的窗口。

作为航天文化节的精彩组成部分,2025-2026赛季VEX机器人亚洲公开赛郑州城市赛将于10月6日-7日在研究院激情开赛,并面向市民免费开放观赛席位。未来工程师和科学家们将操控自己设计的机器人展开激烈角逐,通过完成各种挑战任务,充分展现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深入体验科技的魅力与力量。

本次活动免费面向公众开放。为保障公众参与体验,活动在研究院科技展厅南门设置接待咨询台,提供场地指引与信息查询服务。部分实践课程及互动项目因场地与器材限制,需提前预约。欢迎广大市民及青少年朋友关注研究院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详细活动日程表、预约通道及最新资讯。

编辑&排版:杨贝

责任编辑:梅鹏飞

审核:张懿文、王众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