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大全媒体(商艳凯 哈尔滨日报/文 辛然 哈尔滨日报/图)2月27日,黑龙江省委常委、哈尔滨市委书记于洪涛到哈工大调研。于洪涛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黑龙江期间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致哈工大建校100周年贺信精神,优化共建机制,强化服务保障,拓展合作空间,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更好助力哈尔滨振兴发展,携手推进市校合作再上新台阶。哈尔滨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合生,校党委书记陈杰、校长韩杰才等参加。
调研现场
哈工大先进技术研究院是按照“省统筹、市保障、校管理”模式创建的新型研发机构,运行一年多来,已入驻企业26家,储备优质项目60余项。于洪涛等详细了解研究院建设和技术创新、项目孵化、市场应用等情况,对哈工大采取有效措施引导科技成果在哈转化表示感谢,对研究院“向新聚焦、向质发力、向外拓展”的工作思路给予肯定,勉励充分发挥科教优势、整合资源要素,打通从科技研发“最先一公里”到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为全市科技成果就地转化作示范,为哈尔滨产业转型升级增动能。
调研期间,于洪涛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哈工大发展情况介绍,共同研究支持学校建设、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等工作。会议指出,哈工大与哈尔滨渊源深厚、相互成就,为推动地方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当前,城市与学校均处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市委、市政府将尽快制定政策措施,尽最大努力帮助学校解决教学科研空间拓展、教职工居住环境改善等方面问题,支持哈工大创建世界一流大学。
座谈会现场
会议强调,要积极与学校共同申建国家级研究平台及相关基地,帮助落实项目选址,加快规划审批,加强市政基础设施配套,市校携手更好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做实环哈工大创新创业生态圈,谋划建设周边特色街区,提高配套服务承载力。充分发挥哈工大机器人、航空航天等学科优势,推动相关成果向中国星谷、智能机器人岛等产业园区集聚,校地双向赋能、联合共促,以科技创新带动产业振兴,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支持学校建设科技高中,推动高等教育向基础教育延伸,贯通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支持学校培养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扩展“校友”圈,多渠道引导毕业生留哈发展,携手打造人才引聚高地。
座谈会现场
陈杰、韩杰才在交流中感谢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和哈尔滨市委市政府长期以来对学校发展建设的关注和支持,并表示,在省市政策、资源等方面源源不断的支持下,哈工大大力推进各项事业改革创新,不断取得突破性业绩,一批关键指标有力跃升,走在全国高校前列。
陈杰、韩杰才表示,近年来,在市校的紧密互动中,哈工大在党建引领、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人才增量、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校友招商、亚冬盛会助力等多方面取得一系列突破性成果,为服务哈尔滨高质量发展持续注智赋能,以务实成效交出了市校合作的“创新赋能答卷”。
座谈会现场
陈杰、韩杰才表示,当前哈工大正锚定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目标进行系统性谋划、整体性推进,以高维发展能级不断打开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全力以赴向世界一流大学前列发起冲击。面向新征程,学校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黑龙江期间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深化与哈尔滨市的对接、交流与合作,发挥一流大学创新资源集聚效应,建强国家重大科研平台集群,为哈尔滨谋划布局战新产业、未来产业提供颠覆性重大科技支撑,助力哈尔滨打造新质生产力重要策源地;发挥一流大学全球顶级智力资源吸引集聚效应,全体系谋划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筑牢建强“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等全球顶尖人才引聚平台,加速推出一批引领性、超常规人才队伍建设举措,助力哈尔滨打造我国重要的“吸引集聚人才平台”;深入探索大学同城市互融共生的良性互动规律,持续丰富环哈工大创新创业生态圈内涵,加速推动学校创新平台向社会共享,打造以哈工大为核心圈层的城市创新资本富集圈、创业人才集聚圈、新兴前沿科技企业生态圈,有力服务助推哈尔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发挥全链条教育资源布局优势,深挖学校科技资源富矿在基础教育学段的重要育人功能,有组织在高中等低学段谋划建设“尖端科技班”,并推进课程贯通、师资贯通、平台贯通,努力为哈尔滨市基础教育打造新的“金字招牌”;充分发挥工学、设计学等多学科交叉优势和行业产业头部资源撬动优势,结合学校学科生态布局和发展战略部署,助力哈尔滨城市更新、形态创新,打造向北开放创新创意之都,不断续写“一流大学”同“顶流城市”的互动佳话。
哈尔滨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李冕,哈尔滨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张金丰,哈尔滨市委常委、副市长谭乐伟;我校常务副校长孙雪,副校长范峰、刘挺、刘俭,校长助理吴立刚、高海波等出席座谈交流。
哈尔滨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及相关部门、哈尔滨新区、南岗区领导,学校相关单位负责人参加座谈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