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大全媒体(刘培香 赵海田 李江飞/文 李江飞 于文辰/图)近日,我校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教授、极端环境营养分子合成转化与分离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主任卢卫红团队在食品多糖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综述文章《加压热水提取/改性多糖的最新进展:结构、理化性质、生物活性及应用》(Recent advances in pressurized hot water extraction/modification of polysaccharides: Structur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bioactivities, and applications)发表于国际期刊《食品科学与食品安全综合评论》(Comprehensive Reviews in Food Science and Food Safety),并被选为封面文章,实现了我校在该期刊零的突破;《膳食多糖在尿酸调节中的作用:管理高尿酸血症的机制和益处》(The role of dietary polysaccharides in uric acid regulation: Mechanisms and benefits in managing hyperuricemia)发表于国际期刊《食品科学与技术趋势》(Trends in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标志着我校在食品科学领域的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加压热水提取/改性多糖的最新进展:结构、理化性质、生物活性及应用》一文系统总结了食品高新技术“加压热水处理(提取和改性)”对多糖结构、理化性质、生物活性及应用影响的最新进展,深入讨论了加压热水处理对多糖的潜在作用规律和机理以及处理后多糖的相关应用,并分析了该技术在商业应用中可能遇到的挑战,提出了该领域未来的发展趋势,为该领域的科研工作者提供了重要参考。哈工大、哈工大郑州研究院和哈工大重庆研究院为论文通讯单位,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卢卫红教授与赵海田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博士研究生李江飞为第一作者。助理教授曾德永,博士研究生叶观俊、王君文、宫婷和硕士研究生王建龙等参与相关研究工作。
《膳食多糖在尿酸调节中的作用:管理高尿酸血症的机制和益处》一文深入探讨了高尿酸血症的发病机制、膳食多糖的代谢特征及其生理功能,并系统梳理了膳食多糖在降低尿酸水平方面的潜在分子机制,为膳食多糖作为一种天然、安全、有效的高尿酸血症预防和管理补充剂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哈工大与哈工大郑州研究院为论文通讯单位,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卢卫红教授与张英春副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博士研究生于文辰为第一作者。
以上研究获得宇航科学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黑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创新基地)、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资助。
卢卫红教授团队在生物活性多糖结构与功能研究领域深耕10余年,在国际权威期刊已发表相关SCI论文近30篇,申报相关专利30余项。团队在生物活性多糖的绿色高效萃取领域开发了超声波、加压热水、超高压等高效提取技术,显著提升了多糖制备效率,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超声声化学》(Ultrasonics Sonochemistry)等期刊;在生物活性多糖的结构解析领域成功解析了多种具有特定生物活性多糖的精细结构,如具有免疫调节活性的孔石莼多糖UPP、降脂活性的甜茶多糖STP-60a以及降尿酸活性的白茅根多糖ICPC-a等,相关成果发表于《碳水化合物聚合物》(Carbohydrate Polymers)等期刊;在多糖生物活性的作用机制研究领域揭示了孔石莼多糖、刺五加多糖的抗辐射机制,白茅根多糖的降尿酸机制,甜茶多糖的抗衰老机制以及桔梗多糖调节肠道菌群的机制等,相关成果发表于《食品化学》(Food Chemistry)、《国际生物大分子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等期刊,研究成果推动了多糖科学领域的发展,为多糖在食品、医药等领域的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111/1541-4337.70104
https://doi.org/10.1016/j.tifs.2025.104902